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

白省三:畢業五年一定要買房 以房滾房 四十年滾出上億身價

作者: 黃琴雅、林筱庭 |
新新聞周刊 – 2013年3月16日 下午1:43
白省三:畢業五年一定要買房 以房滾房 四十年滾出上億身價

白省三一生所做理財以買房地產為主,不建議買股票與基金,他特愛房地產給他的「控制權」,累積40年的購屋經驗,傳授獨門的購屋秘笈……

你一定看過他設計的大樓:SOGO百貨、微風廣場、東帝士摩天大樓、信義之星、寶徠花園、元大欽品與一品苑……等數百棟著名的商場與豪宅。

他是白省三,現任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律師,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」主要發起人之一,當過第三任董事長,目前是消基會名譽董事長。

曾任國策顧問的他,不僅引領消費者意識抬頭,還是個買房高手,有四十年買屋經驗,自創一套獨門秘笈,買房很少失手。

「買第一間房子,是人生的一個起點,從此,人生就不一樣了!」曾在中原大學兼課、現仍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的白省三,教過無數學生,他總是告訴學生,買房是最好的理財管道,絕對不要買基金與股票。但要請他教授秘笈可是要付「代價」的:一杯咖啡或一頓便飯,因為這代表「你有行動力」,是真正想要買屋的人。

租不如買 幫消基會理財

白省三最為人稱道的事蹟,是幫消基會置產。

一九八一年,他獨排眾議創辦《消費者報導》雜誌,他對消基會的董事們說,「賠錢算我的,賺錢給消基會」,並堅持不收廣告以維持雜誌公正性,預計訂戶三千份就可以打平,結果出版第三期時,訂戶就高達一萬份,最高曾達三萬五千份,穩定了消基會的財源。

白省三的想法跟一般經營非營利組織的人不同,他覺得不應該把人家捐的錢拿去付租金,而是應該買房。因為消基會都靠小額捐款,萬一有一天捐款變少,租金付不出來會很淒慘。所以他未雨綢繆,用這一萬份訂戶的預收款,趕緊去買下位在仁愛路二段、現仁愛帝寶對面二十幾坪的矮房子,當做消基會辦公室。

一九八六年,消基會獲得發行《明天會更好》的唱片公司「藍與白」六百萬元捐款,他拿著這筆錢與賣掉仁愛路公寓的錢,買下信義路與復興南路口一棟大樓的十樓,共一百多坪,也就是消基會總部現址。現在,這間房子已經價值上億元。

消基會後來又在新店買下一間檢驗室,台中、高雄、台南的分會也都是自購,光是房地產,消基會「身價」少說也有數億元,是台灣少數「有資產」的財團法人之一。

以房滾房 不要捨不得賣

白省三自己的買房經驗,更是相當成功的購屋經。

一九七一年,剛從台南成大建築研究所畢業的他,帶著妻小,與父母給的一桶裝著米與碗筷的桶子來到台北,沒拿父母一毛錢的他只能拚命工作賺錢。

在成大念書時,他下課後去三所學校任教,晚上再去教授家畫建築圖,就這樣考上建築師執照。北上後,他找了一份月薪六千元(當時平均薪資二千元)的工地主任工作,晚上再去中原大學建築系兼課。這一切,都是為幫自己開源,累積他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
一九七三年,白省三在台北大安區潮州街買下第一間房子,是三十坪大小的四樓公寓,成交總價六十八萬元。隨著他與夥伴創立建築師事務所「三門」的事業蒸蒸日上,一九八一年時,他將住了八年的房子以二八○萬元賣掉,換了一間位在安和路約六四‧五坪的房子,總價三六○萬元,當時自備款僅有一一二萬元,其餘靠貸款。他人生的第一間房子,讓他賺了四倍之多。

一九八六年,他看上仁愛路四段正在興建的一棟樓中樓名宅,以每坪十四萬元、總價一五七八萬元,買下一一二坪的大房子,當時他還貸款一千萬元。後來他在一九八九年搬進這間名宅後,同時將安和路的房子以總價二八五○萬元賣掉,大賺八倍。現在他居住的仁愛路名宅每坪開價高達兩百萬元,總價上看兩億多,獲利更是超過十倍以上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