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

洪水 是城市照妖鏡

洪水 是城市照妖鏡

2010-10-06 天下雜誌 457期 作者:林倖妃
蘇拉颱風增強為中度颱風,暴雨威脅將至,鬆軟、脆弱的家園,面對極端氣候,時時都有巨災的威脅...

凡那比之後,全面檢討都市防洪的聲浪再起;在歸責極端氣候之外,政府、專家與你我,還能做些什麼?
九月十九日,凡那比颱風的狂風暴雨讓高雄地區降下五九○毫米雨量,刷新氣象站設立八十一年以來的新紀錄,造成市區大淹水,也一舉打破去年莫拉克颱風創下的單日降雨紀錄。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南台灣的首善之都,讓過去因為著重城市美學而改頭換面的高雄,頓時蒙塵,黯然無光。
道歉再道歉,市長陳菊的腰彎得再低,也無法澆熄受害市民心中的怒火。「在氣候變遷和極端降雨愈來愈頻繁的環境下,台灣城市承受洪水的能力根本不足,」一位水利專家語氣沉痛地說。
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,大城市也承受暴雨的威脅。近年來,從北京、上海、廣州到濟南等大都市,不時遭暴雨侵襲而水患頻傳。現代城市面對「洪水」顯得更為脆弱,甚至不堪一擊,交通、供水和供電全面癱瘓。
新危機 城市型水災害
「城市型水災害」已經成為都市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。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教授曾梓峰說,降雨強度和頻率都變了,面對新的氣候系統,回應的策略也必須要改變。
高雄市即是典型的城市型水災害。凡那比過境後第二天,高雄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開著車趕往淹水的北高雄三民、左營等區,雖然水已消退,但掩不去水淹漫漫的殘痕。他比照日治時代所留下的「台灣堡圖」,發現依據百年前的土地紋理,多是埤塘、河道旁以及圳道旁的低漥處,原本就是易淹水地區。
更糟的是,南高雄過去在日治時代有完好的都市計劃,北高雄卻是近年突然快速擴展,基礎系統沒有跟上腳步,河川上游的高雄縣部份也在發展,造成封閉性地表更嚴重。
城市擴張快卻忽視土地紋理,只靠傳統排水設施,根本不足因應。魯台營認為,高雄市政府態度輕忽,在颱風來襲前未及時將蓮池潭放乾充當滯洪池,以降低災害,也難辭其咎。
舊思惟 讓天災變人禍
在台灣,城市仍停留在「排水」,談的、做的都是興建雨水下水道、河道疏濬、建堤防等,「那都是上個世紀的邏輯,」曾梓峰說。氣候型態變了,都市型態也變了,使得傳統處理方法都失靈。
現代化講求的是馬路愈開愈多、大樓愈建愈高,城市擴展愈來愈快,土地幾乎都被水泥封閉,形成封閉性地表,建設到哪裡就封閉到哪裡。
過去,土地未開發前,地表上不是種樹木就是農田,七○%降雨滲透到地底下,只有三○%排入河川和排水溝;土地開發後,卻僅一○%到二○%滲透地下,八成以上的水流出地表。
城市開發快速,卻忽略治水,造成嚴重水患。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分析,未開發前,天上一下雨,洪水集流到最高峰約十至十二個鐘頭,但土地開發後卻縮為四小時或更短,不但速度加快,洪水量也更大,河川再也無法承載,才會造成到處都淹水。
尤其是極端降雨愈來愈常見,以凡那比颱風來說,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的水文分析結果,即超過兩百年洪水頻率,「早已超出目前的保護標準,」一位水利官員坦承。因為全台灣雨水下水道設計容量,一小時只能承受六十到八十毫米,平常積水馬上就會消退,但若持續五、六鐘頭降下上百毫米,很難不淹水。
「錯是錯在極端氣候已出現,但沒有一個都市準備好,」曾梓峰斷言,下場暴雨下在哪裡,哪裡就「倒楣」。簡而言之,城市型水災害,既是天災,更是人禍。
取法日本 從排洪到治洪
反觀同樣面對氣候變遷威脅的日本,卻採取截然不同的措施。日本開始檢討,防洪措施的保護效益將不斷降低,但洪水不會減少,必須利用土地,規劃更多滯洪空間、建造耐水建築物。
所謂耐水建築物,如橫濱的世界盃足球場地,三樓以下充當停車場,四樓以上才是運動場,周邊土地規範為洪氾區,平常當公園和綠地使用,洪水來變成滯洪地區。
東京都西南方的鶴見川,沿岸就有大小滯洪池三千個,從停車場到網球場都可以承受洪水。但因仍無法完全解決東京淹水問題,於是建設「外環線放水路」的地下河川,挖直的隧道(立坑),讓河流多餘的水掉到地下五十公尺處,再沿著橫的隧道,遠離東京後把水抽掉。
城市防洪要從排水到治水,讓每塊土地都具有海綿功能。曾梓峰提出「將城市當成流域治理」的概念,透過城市空間環境的系統改造,在暴雨來襲時,先讓土地吸收飽和再流出去,如公園採自然性地表,公有地闢為滯洪空間,水溝變成雙層溝,下面排水,上面是擬自然溝渠,雨水可下滲也可滯留。
整體而言,還沒開發的區域需思考,未來在開發公園和綠地時,要規劃為生態湖泊或是呈凹狀,同時具有滯洪功能。進行中的都市計劃開發案,也要將水利專家納入,在雨水儲留或防洪、治洪空間都要做預留考量。
已經開發完成的城市,則要就現有設施和公共空間逐一檢討,提升治洪效果。吳約西舉例說,以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來說,大安森林公園若把四周圍出入口全部加高一塊磚塊高度,雖然車子進去要爬高一塊磚高度,但可以儲存六公分高雨量,在暴雨來時多容納幾十萬噸雨水。
全民抗洪的時代來臨
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建議,高雄市政府應將此次淹水化危機為轉機,專家把大方向告訴市民,需要滯洪空間增加人工濕地和透水地面,但要民眾自己決定,全民參與一起打造高雄。
「以後誰當市長都不用擔心,」他認為,施政的重點在協調、整合、執行三個部份,市民要和都市一起成長。大家都羨慕荷蘭有很好的城市規劃,關鍵卻是全國願意花兩年共四千小時討論,所有人共同決定城市的未來。
城市居民也要有危機意識。政府做再多設施都不可能完全防止洪水,還是有發生災害的風險,「政府能做的有限,超過設施保護程度,政府應該把風險以及避難方式告訴人民,」一位水利官員坦承,更要形成新的空間策略。
諾亞方舟的故事會成真嗎?城市治水,台灣恐怕還要加把勁。


台灣‧林口  洪銘璟  0929-582-589    
tw-house@hotmail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